学校官网| 内网登录|

重点学科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科科研 -> 重点学科 -> 正文

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A类培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发布日期:2018-05-21

环境科学与工程浙江省一流A(培育)学科近年来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主题,通过与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功能材料—环境污染阻控—水土环境修复为主线的学科特色,围绕污染物环境介质反应过程与机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风险评价、水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生物质化学品与绿色功能材料等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学科负责人为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单胜道教授。学科现有正高18人、副高20人、博导12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省部级人才11人。拥有“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减污降碳”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拥有“十四五”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培育)、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等一批省级以上学科专业平台,以及全省工业污染低碳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与企业、地方共建共享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基地5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建有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0余家、省内外中试基地近60个。

近5年,学科承担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首批“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重点及以上项目36项,科研总经费超1.1亿元。研究成果主持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省部级及行业协会一等奖4项,参与获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省部级及行业协会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9项。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出版专著28部。

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级A类科技竞赛中获奖80余项,其中2020以来连续5年获“互联网+”国赛银奖8项;在全国首倡发起并连续举办了4届绿色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以赛促学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工作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发布并实施《普通高等学校绿色低碳教育规范》等绿色低碳育人全国团体标准6项;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罗马尼亚巴比什-博雅依大学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层次提升。

学科发挥国家生物炭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理事长单位和浙江省造纸行业学会理事长单位等行业优势,服务行业产业。近5年来,承担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25项,累计到校产学研经费超过7500万元。紧密围绕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多项成果在杭州富阳、嘉兴桐乡和衢州衢江、龙游等山区26县以及景兴股份、金光集团等企业进行了规模化推广与应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