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李刚研究员来访我院并作“3R”论坛第57期学术报告“砷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阻控机制”。报告由学院副院长张进教授主持,环境工程系教师及研究生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中,李刚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全球水稻生产中稻米砷含量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随后系统讲解了中国人群无机砷摄入的主要途径、稻田土壤砷污染来源、水稻不同组织中砷含量和分布情况等,随后针对我国稻米无机砷含量超标问题提出施用硅肥、生物炭、堆肥等降低稻米无机砷积累的技术措施并揭示根际铁还原菌是影响土壤砷迁移转化和稻米砷吸收的主要作用机制。最后,李刚研究员和参会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李刚,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工作。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博士学位;2013-2014美国特拉华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博士后;2014-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工作。在ES&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等多个学会委员和ES&T等期刊审稿人。(环资学院孟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