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环资学院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并为“互联网+”等各类竞赛培育好苗子,学院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选拔培育了11个创新项目。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我院师生不能正常返校上课,无法实现导师和学生见面商量大赛事宜,我们鼓励师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创”的目标,为“互联网+”竞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创新创业这场战斗中发挥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当好疫情防控的参谋助手和“最强大脑”,用创新创业精神和行动凝聚抗击疫情力量。2020年我院共申报16项“互联网+”竞赛项目,近100位参赛队员,其中项目主持人、成员均分布在我院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学生参与率达到 27%。
为了弥补我院师生在竞赛准备期间不能面对面沟通的问题,我们成立了“互联网+”竞赛QQ群,通过依托网络积极调动员各参赛队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积极性。凭借该信息交流平台,学院迅速将 “互联网+”竞赛的信息进行公开交流,信息像“集会”一样,大家一起在平台上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此外还通过钉钉平台组织参赛队伍听学校邀请的国赛评委讲解如何更好地准备“互联网+”竞赛,这种专家讲座采用的是录播的形式,及时跟学生网络课程时间有冲突,也可以下课后看回放视频。各参赛小组写好的本子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找合适的专家对本子进行打磨,逐个给出修改意见或建议。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讲堂、专题模拟答辩及全国知名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专题辅导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打磨环节,进行了累计10余场培训,对项目进行培育、孵化、进一步完善。
2020年底,经过数万个项目激烈角逐,我们学院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银奖1项,省级铜奖2项。这是我们学院在该赛事斩获省级奖项的基础,第一次斩获国家级奖项,实现巨大突破。
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Non-dyeing filter paper - cellulose based super hydrophobic market pioneer”,由胡志军和张欣老师指导,Apsa Noreen、Faith Ngaatendwe Katsande和黄关红等负责,斩获国家级铜奖。项目致力于研发通过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提高非染色滤纸性能,与建筑、交通、运输等相结合,解决建筑物表面的腐蚀污垢、流体阻力等问题。
高教道创意组项目《生物质炭基微生物燃料电池漂浮湿地系统》由施赟、王群和沈晓凤老师指导,濮佳莉、高立伟、金谢喜等负责,斩获省级银奖。项目致力于研发开创性地设计建造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智能操控系统,配合高效微生物菌种已实现净化污水和能源回收利用。
高教道师生共创组项目《铬酸在线回收与回用系统》由张立挺老师指导,穆汝明欣、徐雨蕾、黄渝川、吴芷婧、俞雯幸、蔡天宇、张恒磊、陈锦煜、毛宏智负责,斩获省级铜奖。项目致力于研发开更经济、高效的电镀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设备,为促进电镀产业的绿色化生产做贡献
环资学院“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倡导“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绿色发展”思想,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第二张成绩单”拓展能力素质为牵引,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我们将在学校“互联网+”大赛组委会的有力领导下,争取新一轮的“互联网+”大赛中再创佳绩。